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点击名家

  • 于鲁俊:诗意入墨画人生
  • 更新日期:2015-09-18 08:30:42 来源:曹州书画网 作者:
    更多
  •  

    于鲁俊:诗意入墨画人生
     
    本报记者 郭卫东 韩波
       
        于鲁俊自幼喜欢绘画,早在菏泽市第二小学读书时,班主任就曾把带有自己绘制插图的笔记本送给于鲁俊,这个本笔记本成为引导他走进艺术殿堂的敲门砖。1978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四年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也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2年,于鲁俊大学被分配到菏泽市群众艺术馆工作,后来又到曹州书画院任副院长,在这期间,于鲁俊从未放弃自己的专业,开始研究中国人物画和写意牡丹,还在业余时间创作了两千余幅连环画和插图作品。作为在牡丹之乡生长的他,一次次强烈地感受到画好牡丹的重要性,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牡丹绘画的创作和研究之中,反复阅读古今大量对牡丹的绘画技法和理论书籍,从中汲取营养,坚持写生,从牡丹的幼芽,到花蕊,到盛开,直至花叶落尽的枯枝,在他的速写记录中留下了更多珍贵资料,这就是他创作的源泉。2005年,他创作的以牡丹为题材的《富贵花说》入选中国美术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 2012年,受山东音像出版社之邀,他讲授怎样画牡丹入集《中国书画技法大全》并出版发行。于鲁俊说:“画品如人品,画品和人品是结合的。”
        1999年,为创作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作品题材,于鲁俊决定创作一幅反映以孔繁森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模范事迹的作品。他把自己关进画室,谢绝一切应酬,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冈底斯山的呼唤》,后来,这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迎澳门回归“金鑫杯”全国中国画优秀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于鲁俊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不止一次地因为孔繁森事迹而落泪,他说:“当时如果这个作品你感动不了自己,你就没法感动别人,注入一种情感,一种思想感情。”
      于鲁俊在二十余年的美术组织工作中,多次组织菏泽市书画家参加全国及省级展览,并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省画院嘉奖,并在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慈善捐助方面积极组织书画家到一线作画,义务奉献,带头多写多画,为菏泽书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他和同志们正在深圳举办画展途中,听到这一消息后,他连夜作画,进行义卖义捐。“5月13日晚上,我们就连夜创作了一幅两张六尺的大画,题目是《情系汶川》,第二天拍卖,当时拍卖了四十万。”于鲁俊说。
        如今,年过花甲的于鲁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每天,打打球,喝喝茶,看看书,和朋友交流一下绘画灵感,然后进入艺术创作,在采访结束时他对我们说:“不管活到什么岁数,总有太多思索、烦恼与迷惘。一个人如果失去这些,安于现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完结。”

    DSC07802.JPG

    DSC06708.JPG

    OK.JPG

    何思源.jpg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曹州书画网  中国信息产业部备案证号:鲁ICP备14010990号-17
主办:曹州书画报 菏泽学院美术系联合主办  电话:15269099877  客服QQ:397364171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