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郭卫东
从古至今,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酿酒的规模和工艺也在不断变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纯手工的酒作坊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作坊式生产逐渐变成了工厂化的规模生产,手工操作也逐渐被流水线生产所代替。不过,在一些山野乡村,一些小型酿酒作坊依然坚持传统手工操作,他们传承祖辈技艺,对每一锅酒都精心酿造。1月6日,记者便采访了这样一位酿酒人。
庭院作坊纯手工酿酒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精酿美酒即使放在再深的巷子里,它浓烈的香味也会散发出来,香飘万家。这位酿酒人叫刘广龙,酿酒作坊在牡丹区安兴镇江庄村。
在不大的酿酒作坊里,摆满了装酒的器具和酿酒的工具,而酿酒作坊便设在一个钢结构的房子里。作坊里的生产设备虽有些简单,却颇有老作坊的味道。刘广龙一边带领记者在酒坊参观,一边说:“我这个作坊,最大的特点便是纯手工操作,烧出来的白酒味道纯正、醇香适口,最典型的酱香型,有一点茅台的味道。”
作坊里有一口大蒸馏锅,刘广龙说这里面可以装500斤粮食,能蒸出100多斤白酒,不过制作的过程却很复杂。第一道工序就是将粮食泡上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初蒸、煮粮、复蒸、挑粮、团烧发酵,差不多要花去4个小时左右,接着开始蒸酒,这又要花去近10个小时的时间。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对温度、湿度要求非常严格,如果火候掌握不好就容易烧坏。刘广龙的一番解说,让记者不禁感叹,一杯小小的白酒,竟有如此繁琐的工序。
四处学艺酿好酒
说起自己的酿酒经历,刘广龙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今年41岁的他刘广龙虽不善言谈,但为人豪爽。聊起他酿酒的故事,还得从2002年说起,那一年因为工厂效益不好,下岗了。之后他到深圳工作,“一年能挣十多万,虽然生活无忧,但总感谢背井离乡,一家人不能团聚。”
2009年,刘广龙依然放弃了深圳高薪的工作,回到菏泽创业。“创业初期真的很难,为了发展业务,我几乎每天都要陪客户喝酒,也是经常喝晕。有时喝晕后头疼欲裂,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企业要发展,就少不了酒场,没想到这一喝就是五年,后来,手里有了些积蓄,我就萌发了自己酿酒的想法,要酿就酿纯粮酒,让人喝了不上头,而且醉后醒酒快。”刘广龙说。
说干就干,2014年,刘广龙一个人来到贵州、四川考察。在茅台镇酒厂转了不知多少圈,但总感觉学不到真本事。“当时在贵州茅台镇,我一住就是2个月,见到酿酒师傅就请教,有时还求着给别人当小工,为的就是学点真本事。”刘广龙回忆时当时情景仍记忆犹新。
觉得学的差不多了,刘广龙就在牡丹区安兴镇江庄村自己的老家开了家酒作坊,为酿好酒,他还高薪聘请了具有国家一级酿酒师、品酒师的酿酒师傅。开始一起研究酿制适合本地市场的酱香型白酒。一次失败了、两次次失败了,经过半年时间无数次的尝试,刘广龙终于酿制出了自己满意的白酒。
名家题字“小茅台”
有了好酒,开始让亲朋好友品尝,大家都反映“酒很好,不上头,有一点茅台酒的味道。”中国美协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当代书画名家冯训文在尝过刘广龙的酒后大赞好酒,并为其欣然提笔写下“安兴小茅台”几个大字。好酒不怕巷子深,刘广龙酿的酒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
“我的酒酿好后,都有商家上门来收购,也有不少老顾客自己来购买,我的酒还销售到济南、郑州等地,受到顾客的欢迎。”刘广龙的酒坊不仅为自己带来可观的收入,也解决了部分当地村民的工作问题。
安兴小茅台 纯粮酿造 原生酱香
刘广龙电话:18853059899 0530-6333999
地址:菏泽牡丹区安兴镇江庄村
有想品尝的朋友可以与他联系哦!